路边野餐影评中的打磨不完的宝石依旧闪耀
我是怀着敬畏而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路边野餐》,敬畏是因为我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导演的首部故事长片,就能达到大师的水平;激动则是因为,我是一个贵州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
《路边野餐》有多优秀,我在此不想过多地赘述了。且不说得了几个奖,国际国内影评人一边倒的支持,单说豆瓣,知乎上几乎一致的好评便可见一斑。就我个人而言,《路》是十年之内最优秀的电影。如果哪位仁兄有不同意见欢迎赐教,前提是您把《路》看完。
整个遵义市区,只有一家电影院有《路》的排片,一天两场,我已经很庆幸了。事实如我预料的一样,上座率低得可怜,大概整个放映厅有二十个观众。
两个老人家,戴着老花镜颤颤巍巍地进来坐在后排。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如我一般二三十岁的人民群众,无论男女,都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颜值(普遍颜值都很高)。女性观众居多。在这次观看过程中,也许正因为大家素质都很高,没有一个人玩手机、打电话或吃东西,也没有人提前退场(除了坐我前面的胖子时不时笑出声来??黑人问号啊!TM全程哪里有笑点,我完全get不到,此胖乃奇人)。
先来说一下片名,《路边野餐》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由塔可夫斯基改编为了著名影片《潜行者》(当然,这里并非直接翻译,但意指相同)。 《路边野餐》的导演毕赣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十分欣赏诗意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这个名字大概也是致敬偶像吧。
在文章中提到“BULES”解为蓝调,是一种非常生活化、自由发挥的声音表现方式,有苦闷、抑郁等感觉,而“KAILI BULES”表达的是凯里的抑郁与生存状态。这也反映了导演对待主题和处理手法上的独特性,即通过碎片化时间线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展现人物心境和社会背景,从而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美感相结合的情绪氛围。
笔者认为毕赣对于镜头语言驾驭能力极佳,他将各种技巧融入使用,如特写镜头、缓慢淡入淡出、移动摄影、中景及半自主蒙太奇等,使得画面构图既美丽又富含深度。他借鉴小津安二郎等日本电影家的风格,将切换视角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制造氛围,而且常常隐含象征意义,让每一帧画面都充满可能性,并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思考。此外,他还展示了对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细节精准掌握,为作品增添真实感,同时保持了一种诗意流露出的优雅感,使得整部作品显露出一种宁静与沉思共存的情绪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