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速递

少年的你影评路边野餐中的打磨不完美宝石依旧闪耀

我是怀着敬畏而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路边野餐》,敬畏是因为我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导演的首部故事长片,就能达到大师的水平;激动则是因为,我是一个贵州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

《路边野餐》有多优秀,我在此不想过多赘述了。且不说得了几个奖,国际国内影评人一边倒的支持,单说豆瓣,知乎上几乎一致的好评便可见一斑。就我个人而言,《路》是十年之内最优秀的电影。如果哪位仁兄有不同意见欢迎赐教,前提是您把《路》看完。

整个遵义市区,只有一家电影院有《路》的排片,一天两场,我已经很庆幸了。事实如我预料的一样,上座率低得可怜,大概整个放映厅有二十个观众。

两个老人家,戴着老花镜颤颤巍巍地进来坐在后排。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如我一般二三十岁的人士,大都是一些文化人的面孔,没有中年人的踪迹。(普遍颜值都很高,女性观众居多。在这片刻宁静中,每个人似乎都沉浸在影像与音频之间构建出的另一个世界里)

先来说一说片名,《路边野餐》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由塔可夫斯基改编为了著名影片《潜行者》。 《路边野餐》的导演毕赣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十分欣赏诗意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这个名字大概也是致敬偶像吧。

《惶然录》(原名)更为贴切,因为它既包含了陈升的情感也融入了对凯里的思考,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交织。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个关于时间、记忆和生活的小小探索,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理解“过去”、“现在”、“未来”的意义所在。

整个电影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心灵状态——时空不是线性的,而是不规则地跳跃,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实到回忆,再从回忆回到现实。这让我们感到迷惑,但同时又感到深深震撼,就像是生命本身一样,不经意间,却又充满无数细微变化和瞬间转变。

每个镜头、每段对白,都好像是一块拼图,在最后汇聚成完整的事故表面下隐藏着深远含义。而当所有这些元素结合起来,最终形成的是一种超越语言界限与空间限制的事情,那就是情感共鸣,让我们的心灵被触动,被触及,被改变。

最后,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作品,无论你的评论是否赞同或批判,但请记住,你看到的是艺术家的视角,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捕捉并传达出那个特定时刻、那个特殊地方以及那些特殊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纠葛。在这一点上,如果能够做到真正地“看到”,那么对于那份珍贵而脆弱的情感,我们将会更加珍惜,也许甚至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话语来分享彼此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