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诺育儿睡眠顾问分享如何度过宝宝睡眠期
在我接触的很多宝宝睡眠案例中,很多妈妈都反映过一个现象:
“雅琪老师,我的宝宝明明能睡整夜觉了,最近睡眠怎么突然变渣了?哄睡特别难、夜醒5、6次、小觉变短而且不规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最近哪里做得不对了?”
这些“小睡神”在某个时间内突然变成“小睡渣”,检查后并没有任何病因。很有可能就是医学上的婴幼儿睡眠(Baby and Toddler Sleep Regressions),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让很多宝宝秒变“睡渣”的原因。
在睡眠期,宝宝可能会突如其来有有以下表现:夜醒频繁、白天小觉时间短、哄睡困难、烦躁不安、更粘妈妈.....爸爸妈妈会被宝宝的反常表现折腾得既疲倦又焦虑。睡眠并不可怕,接下来让我们来攻破它!
为什么会有睡眠?
其实,睡眠的出现并非无缘无故,它往往与宝宝特定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相关。那么,睡眠具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在哪些时间出现呢?
(纽诺育儿睡眠出现持续时间表)
睡眠原因一:大运动发展
大运动是指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如俯趴、翻身、爬行、行走、跑跳等。每一次大运动的发展,都是宝宝习得一个新技能的“升级”过程。宝宝体内的“洪荒之力”会驱使他们乐此不疲甚至是不分日夜地进行练习。
于是,妈妈们会发现宝宝:
3-4个月:睡觉过程中总是不停地闭着眼睛练习翻身,翻过去之后头抬得高高的把自己弄醒了;
5-6个月或者8-9个月时:宝宝总是睡着睡着就撅起小使劲往前挪,或者干脆闭着眼睛满床爬;
10-13个月:宝宝晚上睡觉可能会突然扶着床栏站起来把爸爸妈妈吓一跳;
14-15个月:宝宝开始走路了,晚上却一直翻滚睡不安稳。以上种种,都是大运动发展引起宝宝睡眠的表现。
上述都是大运动发展的标准时间,我跟其他纽诺睡眠顾问在上门指导睡眠时,会遇到很多宝宝大运动发展滞后的情况,那这些宝宝的睡眠出现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睡眠原因二:睡眠模式的转变
宝宝出生之后,他们的睡眠大致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活跃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静止睡眠),两个睡眠阶段交替进行。
在宝宝4个月的时候,非快速眼动睡眠会细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这意味着睡眠过程中的交替点更多了。在不同睡眠阶段切换的过程中,宝宝的神经和感官会变得警觉,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一些感官敏感的宝宝可能会在每个交替点都醒来,又因为自我安抚能力不足而无法重新入睡。于是就出现了让妈妈们“闻风丧胆”的4月龄睡眠。
睡眠原因三:分离焦虑
婴儿通常在7、8个月时出现分离焦虑,在10—18个月时达到顶峰。宝宝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或者其他带养人)是独立的个体,妈妈是有可能离开的,不一定时时刻刻陪在自己身边,这让他们感觉到焦虑。处在分离焦虑期的宝宝白天巴不得像树熊一样一直黏在妈妈身上,晚上则会频繁醒来喝奶或者寻求妈妈的安抚,以此确定妈妈对自己的爱。
另外,长牙、并觉等因素也会导致宝宝出现睡眠。你会发现,宝宝的睡眠往往是几个因素叠加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宝宝更好地度过睡眠期呢?接下来我给妈妈们支支招。
宝宝睡眠怎么破?
1、保持镇定,分析原因
给妈妈们进行上门睡眠指导时,我经常遇到面对宝宝睡眠期的焦虑妈妈,而宝宝频繁夜醒也让妈妈疲倦不堪。这时候妈妈应该保持镇定,并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分析:
宝宝处于大运动发展的哪个阶段
宝宝是否处于长牙期
看护人近期是否与宝宝分离,使宝宝处于分离焦虑期
2、对症下药
在上门指导过程,我常常会根据宝宝睡眠的情况以及妈妈的需求,作为纽诺专业的睡眠顾问给出了具体建议,一般从运动量和亲子陪伴来改善睡眠:
提供合适的环境鼓励宝宝爬行,增加运动量。天气暖和的话,建议直接让宝宝在地上或者户外爬行;
通过专业的手法,帮助宝宝放松肌肉和关节;
若是宝宝长牙期,可提供丰富的物品让宝宝啃咬,配合口腔缓解长牙不适;
白天通过专业抚触、触觉游戏、小情话等方式给予宝宝高质量亲子陪伴;睡前花更长时间安抚宝宝,使其情绪放松地入睡。
3、进行作息监测
睡眠期间宝宝的作息变得混乱,我会给予纽诺的专业表格,教会佑佑父母进行作息监测,发现宝宝新的作息规律,更好地安排白天的大运动、感官活动和内耳前庭练习。
理论上,睡眠不会影响长期的作息习惯,期结束后就应该恢复原有的睡眠特征。但正如纽诺育儿创始人王荣辉老师说的,想让宝宝睡得好,发展睡眠能力是关键。我在进行大量的网络和上门咨询的过程中也发现,睡眠能力(包括感官能力、身体控制能力、自我安抚能力)较好的宝宝能更快更平和地度过睡眠期。
翟雅琪: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目前为纽诺育儿睡眠顾问。已通过婴儿脑神经发育、婴幼儿安睡技巧、婴幼儿情商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培训与认证。擅长婴儿情绪安抚、婴儿睡眠、亲子关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