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反复问消失的她上映六天破8亿机器人总动员影评为什么这么火

《消失的她》——一部令人困惑的国产悬疑片。豆瓣上,一位观众如是评价:“大多数电影平庸,《消失的她》却显得卑鄙。”它的糟糕之处体现在叙事逻辑、视听语言、演员表演、服化道和电影背后的价值观中,透露出主创者自以为了不起的油腻品味。观看这部片子,就像吃一锅过度加料的杂烩,只记得不断地刺激人的味蕾,最后留下的是“风格”极强、“味道”极重的情景。

看完后只能劝告:不要带孩子去电影院,这时间宝贵;自己也不必去了。当然,还有很多观众觉得好看。悬疑题材,加上国民受欢迎度高的明星主演,不停反转,加上擦边的女性议题,《消失的她》票房叫座,但口碑极度。这恰恰说明,主创对一大部分受众喜好的了解与迎合。

只是一想到制造“国产悬疑片天花板”的标准,我就感到迷惑不解——如果这样的审美糟糕、技术粗糙能称作“天花板”,那么我们还能期待什么样的好电影?故事缝合怪 POST WAVE FILM 《消失的她》官宣称,该片改编自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已买下版权。在这部苏联电影之前,还有1986年美国版《失踪之谜》的影子在影片中挥之不去。

改编的事实毋庸置疑,但让有阅片基础的观众感到不满的是——《消失の他》并非独立个性,而是借鉴(挪用)了太多桥段,拼凑出一个四不像。它只有一点是统一,那就是背后是监制陈思诚独特且荒唐的人物审美。

东拼西凑之下,故事逻辑也变得牵强无比,比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尚未普及时期,一名男子去警局报案说他的妻子失踪,有一个冒充身份出现,这种情节仍旧成立。但是在网络人脸识别系统遍布今日,我们无法确定这个冒充身份的人真伪,就显得牵强。而当他们到海关验护照解决问题时,又变成了一团乱麻。

结尾处,当倪妮揭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时,让人难免想起前几年的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客人》(The Invisible Guest)。同样是一个女律师一步步引导丈夫说出案件地点,最终揭开面具实现心理上的复仇,把故事推向最深层。此类设定放在《消失の他》,则变得模糊无形,每次应该梳理清楚时,却被演员用狂躁神经发作搅混水,使整个游戏变得荒谬而可笑。

整体立意俗不可耐,也令人捧腹。不断游戏之间,杀人的严肃感和复仇者的正义感都被削减,以至于最后揭露律师身份时,如同凶手和复仇者一起玩剧本杀,都显得荒谬而滑稽。这种创作执导氛围,在本来可以展现精巧细节的地方,却被幕后主创引导成了浮夸戏码,让朱一龙成为马景涛咆哮般的一幕,而非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所需展示出的微妙变化和深刻洞察力。他浮夸肢体语言与滥用的音乐一样繁冗吵闹,没有给予任何意义,只是一场空洞又疲惫的心灵旅行,无论再怎么惊悚,都没有任何真正的情感共鸣或智力挑战,只剩下一种恶心欲吐的情绪沦丧感,是一种因为摄影技巧优良而忽略了基本功夫的情况,对于追求纯粹艺术欣赏来说简直是不堪入目,因为缺乏对作品自身价值判断力的批判性思考使其不能成为真正艺术作品,而仅仅是个外表光鲜亮丽但内里空洞且缺乏深度的大型商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