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二次元的理想乡谁能在年轻人中获得市场

二次元是片水太深的汪洋。小圈子多,有人寻找刺激,有人寻找三观。激发相对广泛的热情可能不比打破次元壁简单。毕竟不是每个春天都有《复仇者联盟3》和重制的《银河英雄传说》。 看个电影不需要有优越感,但不得不说,漫威电影比经典漫画的粉丝群体更大。他们可能对美型人物、劲爆特效和男女主角暧昧的感情更感兴趣,并不会深究《美国队长:内战》里对小布什时代自由和秩序的隐喻,也不会发现X教授和万磁王的原型,分别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两个极端——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利特尔。 消费主义越发盛行的今天,华美不艰深的东西更受欢迎。虽然“质疑自我”和“质疑权威”一度成了漫威漫画的主题,但时至今日,恐怕没多少粉丝知道漫威与麦卡锡主义对抗的往事;看金刚狼耍帅的同时,还要记挂着种族、宗教和社会浪潮,也实在太累人了。 我就曾经通过一项“优质”的消遣,开启构建崭新三观的大门。它不会把我圈在花花世界,也不像专业书和老学究。对于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有趣的外壳是个入口,等到真正沉进去,却又绝不仅仅是消遣。 我24岁,五一期间逛漫展,95后装扮的角色我有一小半认不出了。我有一种完全闲操心的心态:游戏和社交软件一波波迭代,很多从电脑换到了手机上,综艺节目开始带有直播和养成的属性。这些本质轻松、并不附带三观的产品愈发流行,吸引到更多人。可我之后的年轻人如果还想在消遣之余多得到点什么,他们会看什么呢? 一个线上平台购买了日本经典动漫《银河英雄传说》新近重置版的独家版权。据说是因为这家公司的掌门人就是“银英”的铁粉,这让我为他的商业判断担心。 《银河英雄传说》一度被称作“太空版的《三国演义》”,银河帝国的莱因哈特与自由行星同盟的杨威利统领军队,看似在战场上交锋,其实背后是“”与“”,“国家”与“个体”的抉择。 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吗?毕竟原作小说就有足足200多万字,在同样的时间里收获足够的“快乐”,银英没有任何优势。“民众所喜爱的,并非自主性的思考及随之产生的责任,而是命令、服从及责任免除。”这种如今放之四海都难免令人不悦的话语,真的能在年轻人中获得“市场”么? 作品来自时代,其价值又被时代左右。上世纪80年代诞生的《银河英雄传说》,男主角之一的莱因哈特成长于帝国。为了成为开明君主,他不惜开战、杀人、行使权柄,这样的形象被饱受低效困扰的一部分日本民众认同。 但在彼时的中国,受到绝对追捧的是另一位男主人公、自由行星同盟的将领杨威利。他背后是一个的、节节败退的政体,但他的判断是,“不能因为火灾,就否定火的价值”。和现在很多想把观念塞到你脑子里的讯息不同,银英的作者看似站在杨威利身后,却让他结局惨败。在那个时代,这的确是美妙的寓言。 我相信,在我们这批年轻人中,从“小孩子的消遣”里获取三观雏形的人不算多,但也不会少。那时的选择有很多,时代的底色只是隐现,背后藏着创作者不一样的人生哲学。一个顽劣的“中二病患者”可能被种上英雄主义的苗子。再后来,可能会迷上儿时的英雄追逐的自由,也可能喜欢上别的。 我有时会乐观地相信,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崭新的年轻人依旧有机会感知这种体验,毕竟好的作品终究要体现活生生的人的价值。比如在电影院吃完爆米花后,想一想为什么最爱出风头的钢铁侠愿意接受国际监管,一向以守序爱国著称的队长却成为了“反叛者”。 我也会悲观——条条大路皆达理想乡。人们总能从文艺作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但可能人们想要的东西,已经从根本上变了。 毕竟人们挑选作品,作品也在挑人,我们也总会从同样的东西里获得不同的价值。就好似不少人把“我的是星辰大海”挂在嘴边,却从不知道这是“银河皇帝”莱因哈特的一句台词;也有一部分人默默无闻,却会在每年的6月1日泡上一杯红茶,兑点白兰地,只为悼念那个最喜欢读历史的杨威利。